一、研究背景 二氧化锰(MnO2)具有成本低且理论容量高等优势,在开发水性锌-二氧化锰电池(AZMBs)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。然而,当前AZMBs的发展仍面临两大挑战:死”MnO2的形成和不可逆的Zn2+插入问题,这严重制约了电池实现高容量与长循环寿命的目标。 二、研究成果 鉴于此,北京化工大学孙晓明/赵逸团队引入了聚苯胺(PANI),为有机改性MnO2(记为P-MnO2)提供了一个富含质子的微环境,作为以碳纳米管为导电网络的有效阴极材料。P-MnO2阴极展现出卓越的电化学性能:在0.2A·g-1的电流密度下,其容量高达510mAh·g-1;在5A·g-1的电流密度下,经过14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7%。即使在23.5mg·cm-2的高负载下,所构建的Zn//P-MnO2软包电池在0.73mA·cm-2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10次循环后仍保持275mAh的容量;在0.15mA·cm-2的电流密度下,其最大容量甚至可达1.5Ah,库仑效率为99.1%。 元素映射显示,质子导电的PANI起到了“Zn2+过滤器”的作用,选择性阻止Zn2+插入,同时促进质子传输,从而有效避免了不可逆的ZnMn2O4生成,并促进沉积的MnO2再利用。此外,结合原位/非原位表征和理论计算,证实了界面Mn-N键的形成及其对提高P-MnO2阴极的结构稳定性具有显著作用。本研究展示了有机-无机界面工程在推动先进AZMBs发展中的巨大潜力。 相关研究工作以“Zn2+-blocking effects of a proton-rich polyaniline layer enable Ah-level Zn–MnO2 batteries”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《Energy & Environmental Science》(影响因子>30) 上。Qi Li、Meng Xu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,孙晓明、赵逸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。向他们表示祝贺!e测试作为科研检测行业的佼佼者,为本研究提供了多项关键科研服务支持。 三、图文速递 图1. P-MnO2、MnO2和PANI的结构表征。(a)可扩展P-MnO2阴极的照片和示意图;(b)P-MnO2的SEM图像;(c)P-MnO2的HRTEM图像;(d)P-MnO2的原子HAADFSTEM图像;(e)三个样品的XRD图、(f)FTIR光谱和(g)拉曼光谱;(h)P-MnO2的EDS元素图。 图2. P-MnO2的界面相互作用和Mn价态。(a)MnPc和P-MnO2的N K边XANES;(b)Mn K边XANES光谱和(c)P-MnO2与参考样品的线性拟合曲线;(d)R空间中EXAFS光谱的FT;(e)Mn K边EXAFS(空心圆)和R空间中的相应拟合曲线;(f)Mn K空间拟合曲线;(g)N 1s的XPS光谱;(h)P-MnO2的WT-EXAFS图;(i)提出的具有“N-N”界面键的P-MnO2模型。 图3. 基于P-MnO2和MnO2阴极在2M ZnSO4和0.2M MnSO4中组装的Zn-MnO2电池的电化学性能。(a)0.2A·g-1时的GCD曲线;(b)在0.5A·g-1下的循环性能;(d)评价绩效;(e)多层Zn//P-MnO2袋式电池单层循环性能和(g)GCD曲线;(f)在5A·g-1下的循环性能,在14000次循环后保持87%的容量保持率。P-MnO2和报道的MnO2阴极在(c)纽扣电池和(h)袋式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比较。 图4. 动力学性能和机理分析。(a)电池循环过程中P-MnO2和MnO2阴极的EIS奈奎斯特图和(b)计算的Rct和Warburg斜率;(c)不同扫描速率下的相对电容和扩散控制电容贡献;电池循环过程中(d)GITT和(e)相应的离子扩散系数;(f)循环后P-MnO2在放电(左)和充电(右)状态下的TOF-SIMS 3D图像。 图5. P-MnO2的储能机理分析。(a)初始两个循环期间的非原位XRD图和(b)非原位XPS光谱;(c)第11次电池循环时的SEM图;(d)HAADF-STEM图;(e)电池循环过程中的原位拉曼光谱研究;(f)在0.6V下20次循环后的HAADF-STEM元素映射图像。 图6. P-MnO2的理论计算分析,以更好地理解反应机理。(a)MnO2和P-MnO2的部分态密度(TDOS);(b)P-MnO2中Zn2+/H+离子插入的能量;(c)Mn原子溶解能(上)和Zn2+/H+离子吸附能(下);(d)Mn原子溶解、Zn2+/H+离子吸附和插入过程示意图。 四、结论与展望 总之,这项研究开发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策略,通过利用柔性PANI链在MnO2周围构建富含质子的微环境。这种独特的有机/无机协同调控方式,使P-MnO2阴极能够实现高度可逆的MnO2/Mn3+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解MnO2沉积,从而使锌电池具有高容量和长循环寿命。它在0.2A·g-1的电流密度下实现了510mAh·g-1的出色容量,并在5A·g-1下经过14000次循环后,仍能保持140mAh·g-1的容量。尤为引人注目的是,采用高质量负载P-MnO2阴极的组装袋式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,在经历110次循环后,容量为275mAh;而通过串联配置,电池容量实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1.5Ah。 增强的性能源于新形成的界面Mn-N键,通过合理的阴极/电解质界面工程,不仅提高了阴极的结构稳定性,还有效抑制了Mn的溶解。同时,一系列原位/异位表征以及理论计算证实,在MnO2/Mn3+氧化还原过程中,富质子的PANI层优先促进质子插入,而非Zn2+参与。此外,PANI层内独特的“质子限制域”促进了循环过程中可逆的电解MnO2沉积。因此,具有富质子PANI层、经过战略性设计的P-MnO2可能适用于其他金属氧化物基阴极,为开发高容量、耐用的锌电池铺平了新路。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、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如果涉及侵权,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。

官方微信
《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》征订启事
- 投稿联系:编辑部
- 电话:010-62316606
- 邮箱:fsfhzy666@163.com
-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:1408084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