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Al合金凭借低密度、优异高温强度及阻燃性,成为航空发动机镍基高温合金的理想替代材料,可显著减重并降低污染排放,已在GE发动机涡轮叶片等关键部件应用。然而,其高度有序晶体结构导致本征脆性和原子扩散速率低下(较无序相低两个数量级),严重抑制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(DRX),造成热加工窗口异常狭窄。传统β稳定化元素(W、Mo等)合金化虽能通过形成高温β相提升塑性,却引发室温βo相脆化及服役中βo→γ+ῳ相变导致的显微组织失稳,进而劣化抗蠕变性能。因此,规避β合金化缺陷并利用晶界工程突破热成形瓶颈,对拓展TiAl合金应用至关重要。
近日,宝钛股份与西工大团队提出通过胞状反应构建新型三相双态(T-B)结构,成功突破TiAl合金热成形极限。相较于传统组织,T-B结构将DRX温度降低至少250℃,首次实现800℃下60%工程应变的无裂纹压缩变形(钛铝金属间化合物领域创纪录),并制备出0.8μm超细晶粒。机制研究表明:T-B结构中的类珠光体组织(PM)通过高位错密度提供强应变硬化能力,在低温条件下为DRX形核提供充足驱动力,促进超细晶形成;同时DRX有效消除应力集中,避免材料开裂。基于此,团队开发出免β合金化的TiAl合金低温热成形新工艺(800–1000℃),不仅规避传统β元素添加导致的脆化与蠕变风险,更显著降低高温氧化危害,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制造开辟新路径。
图1. T-B结构800°C/10⁻³-10⁻⁴ s-1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
图2. 新型T-B结构的热变形特征
图3. 新型T-B结构的动态再结晶机制
图4. 一种TiAl合金的低温热成形工艺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、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如果涉及侵权,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。
相关文章
无相关信息

官方微信
《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》征订启事
- 投稿联系:编辑部
- 电话:010-62316606
- 邮箱:fsfhzy666@163.com
-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:140808414
点击排行
PPT新闻
“海洋金属”——钛合金在舰船的
点击数:10802
腐蚀与“海上丝绸之路”
点击数:82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