难熔高熵合金(RHEAs)因含四种及以上难熔元素、多呈单相BCC/FCC结构,具备优异高温强度与热稳定性,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潜力显著,但原子尺寸失配等引发的置换固溶强化会导致应变局部化,形成强度-塑性权衡难题。现有置换合金化受最大晶格畸变限制,间隙掺杂虽有潜力却存在部分HEAs仍以平面滑移为主、TEM 表征视野有限等问题。
近日上海交通大学&江南大学研究团队研究了氧间隙对一种新型TiZrV0.5Nb0.5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,发现增加了2at.%的O后抗拉强度提高到了1159Mpa,研究结果以“Understanding strength-ductility enhancement in an oxygen-doped refractory high-entropy alloy by multi-scale characterization and DFT calculations”为题发表在了期刊《Scripta Materialia》上。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王乐耘研究员和江南大学陈义文老师。
文章链接: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scriptamat.2025.116825
【核心内容】
氧掺杂使合金屈服强度从944MPa提升至1108MPa、拉伸伸长率从12.8%增加到了22.9%,且保持合金的单相BCC结构和约70μm的相近晶粒尺寸,其机制为氧通过间隙固溶强化提升强度,同时使堆垛层错能从407mJ/m2升至1354mJ/m2以促进位错交滑移、改善塑性,并证实氧间隙工程是突破RHEAs强度和塑性权衡的有效策略。
图形摘要
【研究方法】
该研究通过熔炼、90%冷轧、1000℃真空均质化以及水淬处理制备了TiZrV0.5Nb0.5基体合金和含2at.%氧的掺杂合金,使用了XRD、SEM和EBSD分析了相结构与晶粒尺寸,使用TEM等方式观察位错,并计算了堆垛层错能,以探究氧掺杂影响及机制。
【研究成果】
① 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特征
对TiZrV0.5Nb0.5合金进行2at.%氧掺杂后,合金的屈服强度从944MPa提升到了1108MPa,拉伸伸长率从12.8%增加到了22.9%,比强度达200MPa⋅cm3/g,优于多数已报道BCC型难熔高熵合金(RHEAs)。两种合金均保持单相体心立方(BCC)结构,基体合金与氧掺杂合金平均晶粒尺寸相近,分别为71μm、75μm,氧掺杂对相结构和晶粒尺寸影响极小。
氧掺杂前后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
② 氧掺杂微观强化机制
基体合金以平面滑移为主,区域占比26.5%,氧掺杂合金后平面滑移占比降低到了13.9%,而交滑移占比达23.6%。密度泛函理论(DFT)计算表明,氧使合金堆垛层错能(SFE)从407mJ/m2提升至1354mJ/m2,增幅达到了233%,远超交滑移激活阈值(700mJ/m2),促进了位错交滑移以改善塑性。另外,氧通过间隙固溶强化提升强度,氧原子引发显著四方晶格畸变,经Labusch模型估算,氧使强度提升量为152.3MPa,该值与实验值(164MPa)高度吻合。
劳厄微衍射实验结果
劳厄微衍射扫描方案示意图
两种合金在5%拉伸应变下(a, c)和断裂后基体(b, d)的TEM图
TiZrV0.5Nb0.5系统2at.%氧掺杂前后的SFE曲线和不同BCC RHEA的γusf值比较
【总 结】
该研究展示了一种通过氧间隙改善RHEAs中强度和塑性权衡的新方法,发现氧掺杂通过间隙固溶强化来提高强度,并通过提高层错能来提高塑性,从而促进交叉滑移。从平面滑移到交叉滑移转变的机制使得应变分布更加均匀,延迟颈缩的发生,抑制过早断裂。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、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如果涉及侵权,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。

官方微信
《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》征订启事
- 投稿联系:编辑部
- 电话:010-62316606
- 邮箱:fsfhzy666@163.com
-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:140808414